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1843章(1 / 2)

“就是一个鼎。”

甄宓看了于吉一眼,继续说道,“其实‘九鼎’只是那个鼎的名字,全名应该叫做‘九州鼎’,而这个叫法则是因为这个大鼎上面刻有一副九州图,象征天下九州皆是大夏的国土,因此此鼎一直被视作大夏的镇国之宝……至于九个鼎的说法,只是后世根据‘九鼎’的称呼胡乱猜测,最终产生的误传罢了。”

“竟是如此……”

于吉显然还需要消化消化这件事情。

而吴良却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桉:夏王要铸造九州鼎尚需合九州贡献之铜,可见夏朝初期冶铜技术都还并未得到太大的发展,那么在夏朝之前,存在能够提炼如此超高纯度的单质铜技术的可能性只会更低……

第八百七十二章 铜像

“有才哥哥,若是这么说起来,你说的这种纯度的……单什么铜岂不是只能出现在夏朝之后?难道并非我们此前推断的与九黎国相关的古迹?”

诸葛亮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,终是忍不住走上前来提出了心中的疑问。

“但此前在天坑中找到的那些陶器残片,却明显是早与夏朝的上古产物,何况那天坑在这处遗迹之上,因此出现的时间一定晚于这处遗迹。”

吴良沉吟着说道,“何况我们还在这里见到了应龙骸骨,并且华神医神游过后也证明那就是应龙,这同样可以证明这处遗迹与应龙应该是出自同一时期,这些事情又当如何解释?”

“呃……”

诸葛亮顿时愣住,挠着后脑勺道,“还是有才哥哥想的细致,我竟忘了将这些事情一同算进来。”

“也就是说,公子认为九黎国当年掌握的炼铜技艺竟比夏朝还要先进?”

于吉接着又问。

“如果这地方真是九黎国的遗迹,这铜器也的确是九黎国铸造出来的话,那么九黎国当时掌握的炼铜技艺恐怕至少可以与商代持平了。”

吴良正色说道。

商代是后世考古界公认的炼铜技艺达到成熟的朝代,而之后这方面的技艺则并无太大进步,直到春秋战国时期,铁器的出现逐渐取代了铜器,炼铜的技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失去了进步的动力,发展也变得更加缓慢。

“这……”

众人纷纷面露惊色。

上古时期到唐虞时期,再到夏朝、商朝,这中间不知跨越了几千年,九黎国竟掌握了领先旁人几千年的技艺,这怎能不令人感到震惊。

但震惊之余,众人亦是开始疑惑蚩尤与九黎国被黄帝、炎帝联盟打败的原因。

史书记载那时黄帝、炎帝联盟的兵器还主要都是木头与石器,这样的他们怎么会是九黎国的对手?

可惜那场战争的细节并未被详细记录下来,就算一些后世总结出来的文献,也全都是一些极为夸张的神仙打架场面,完全没有提到相关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对抗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