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1255章(1 / 2)

但吴良却是一眼便看出了这对陶罐的价值所在。

实际上这两个陶罐已经不是陶器,但也算不上瓷器,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度产物。

后世皆知,商代到东汉晚期是陶器到瓷器的过渡阶段,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瓷器也东汉末年制造的青瓷。

但实际上,在距离后世大约4200年的冯龙山文化遗址中,考古工作者便已经发现了一种特别的陶器,考古界将其称作“原始青瓷”。

而这两个长颈陶罐,便应该是“原始青瓷”。

吴良前世没有机会研究冯龙山文化遗址中的“原始青瓷”,此刻也无法将两者进行对比,但这个发现依旧十分重要,这等于将陶器与瓷器的过渡阶段又向前推进了将近一千年!

这在后世考古界绝对可以算得上是载入史册的重大发现,再一次刷新了历史!

不过现在这两个长颈陶罐不是重点。

吴良先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,而后继续查探其他壁龛中的事物。

在这两个长颈陶罐之下,便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壁龛,而这个壁龛中也的确装了一个大东西——兕头骨!

考古界认为,“兕”就是后世人们口中的犀牛。

而这个头骨除了体积颇大之外,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鼻骨上那个粗壮朝天的独角,哪怕后世的孩子也能轻易看出这就是犀牛的头骨。

而在兕头骨上面,吴良已经看到了一些歪歪扭扭的甲骨文字,几乎遍布整个头骨,甚至延伸到了那个独角之上。

这……

莫说吴良对甲骨文字研究不深,就算颇有研究,他也依旧觉得有些头大,这玩意儿分不出什么从左向右读,还是从上向下读,如何分辨应该从何看起?

第六百一十一章 左慈领悟!

不过吴良并没有立刻叫左慈前来帮忙解读。

而是选择暂时跳过这个兕头骨,先继续查看其他壁龛中的古物。

甲骨文献与后世的简牍、书籍等文献不同。

因为简牍与书籍等文献都可以用笔来书写,并且随着生产力与工艺的提升,到了一定的时期竹片与纸张的获取途径都变得相对简单,以至于简牍与书籍等文献的产出也同样变得容易了许多。

而甲骨文献则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篆刻,上面的每一个字都需要花费不少工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