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965章(1 / 2)

汉道天下 庄不周 3304 字 27天前

——

温室殿。

诸葛亮将几封奏疏按照时间顺序摊在案上。

刘协看着这些奏疏,心情有些复杂。

一方面,他对冀州的事变大感意外。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袁术来挑起事端,而且举得了几乎是决定性的战果。

袁绍被擒,正在送来长安的路上,冀州大局已定,只是最后如何收官的问题。

另一方面,他又清楚的知道,这是必然之局,迟早的事,算不上什么赫赫之功。

要说影响,就是让他更有信心了。就算不用武力,仅凭降维打击的优势,他也能一步步推进改革,没人可以挡住他的脚步。

区别只在于快慢而已。

一会儿功夫,议郎田畴先赶到了。

见礼之后,刘协也不迂回,直接让田畴先看袁术的奏疏。

田畴看完,又惊又喜。惊的是袁术简直是胡闹,没有朝廷诏书,擅长用兵,犯了大忌,还拖上了幽州人。喜的是袁术居然成功了,不仅夺取了河间,还生擒了袁绍。

有这样的功劳在手,就算朝廷怪罪,袁术至少也可以功过相抵,而幽州人大概率会有些功劳。

刘协说道:“子泰,你觉得该继续用兵吗?”

田畴迅速权衡了一下利弊,躬身说道:“臣以为可急进兵,缓度田。”

“怎么说?”

“袁绍虽称臣,但一直不执行朝廷制度,形同割据。此非长久之计,如今有机可乘,当以武力平定冀州,使诸郡国并受朝廷委任。至于度田,当依中原制度,择一二郡国试行,不必急于推开,以免激起不必根的反抗,徒增伤亡。”

他顿了顿,又道:“至于冥顽不灵,非要与朝廷刀兵相见之辈,自然当予以严惩,枭其首级,没其家产,以儆效尤。如此,冀州不度田亦是半度田。”

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辨

刘协很欣慰。

他欣慰的不是田畴的方案有多好——田畴的方案并无新意,都在他的预料之中——而是田畴态度的改变。

经过几个月的讨论,度田利大于弊已经成了共识,剩下的分歧是该不该强行度田。反对的意见大致分为两种:一种是以不义的手段推行度田无法实现正义的王道;一种是急功近利会激化矛盾,不如缓缓图之。

前一种务虚,后一种务实。

田畴显然是后一种。

在冀州强行度田,不如分而治之,仅对顽固分子如审配之流进行打击。打掉这些实力最强的反对者,不仅可以实现震慑,度田的目标也实现了大半,而且更加彻底。

当然,更重要的是没有心理负担。

违抗诏书,逆势而动,人人得而诛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