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637章(1 / 2)

“臣遵旨!”

李之藻当即拱手道。

再穷不能穷教育,此时的崇祯皇帝,心里算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,大明想要发展起来,想要拨乱反正,就必须有丰富的人才队伍支撑。

倘若脱离这一核心,那大明的很多事情,都不可能以高效的效率前行。

别的不说,单单是筹建规模化工坊,目不识丁的工匠,就算是再怎样厉害,也没有粗懂该领域的人才,要来的更实际些。

生产和发展,是相辅相成的,这其中还牵扯到管理。

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人才,所考虑问题的角度,跟只会埋头苦干的工匠,那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流水线手工作业下,任何一处岗位,只要干的时间久了,都能精通该岗位的工艺,但是具备思考的人才,却很少。

“卿家,如果说在三年以后,你能实现这一目标,并能培养出一批人才,那朕必授予京师大学堂,比肩国子监的身份。”

为激励和刺激李之藻,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:“等到了那个时候,卿家之名,必将传遍我大明上下。

难道卿家的心里,不想让京师大学堂筹建的教育体系,逐步发展到大明治下,好开辟大明的新教育势头吗?”

李之藻强压激动,拱手作揖道:“请陛下放心,臣纵使是死,也要办成此事。”

“不要动不动就说死。”

崇祯皇帝摆手道:“要确保自身的健康,毕竟以后的京师大学堂,还需要卿家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李之藻再拜道。

想彻改大明现有教育体系,彻改大明科举体系,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底蕴才行,不然废除掉旧有的体系,却没有新体系出现,只会叫大明越来越乱,这不是崇祯皇帝所想要看到的。

第二百八十章 少年派

大明对各领域的人才,都是极度欠缺的,想培养这些人才,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,这不是三五年,就能见到相应成效的,崇祯皇帝所能做的,就是慢慢的等待,持续性的投入各项资源。

坤宁宫。

“皇后,多养两个孩子,不累吧。”

崇祯皇帝面露笑意,牵着周皇后的手,边走边说道:“还要操劳内帑调配,要照顾好自己,别太操劳了。”

“没事的陛下。”

周皇后微笑道:“定国和森儿,都很懂事,让臣妾很省心,和陛下处置国政相比,臣妾这些都不算什么。”

“那就好。”

崇祯皇帝抬头看去,见李定国、郑森二人,逗弄着朱慈炅、朱慈烜,脸上的笑意变得更多了。

此时的李定国9岁,郑森6岁,谁能想象眼前这两位孩童,在长大成人以后,会有怎样的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