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629章(1 / 2)

所以他要明确‘废两改元’、‘实兑比例’、‘铸造工艺’、‘收窄铸币权’等诸多的事宜,叫毕自严这位大明财相,结合大明实际情况出发,以此逐步流通新制钱,继而达到全部替换的目的。

崇祯皇帝这有所保留的交谈,叫韩爌、温体仁、周延儒这些人,都敏锐的觉察到,牵扯到钱法的一些构想,天子并不想叫他们知晓太多。

不过为增强毕自严所辖钱法诸事的职权,又必须要叫他们在场聆听,只怕等此议结束以后,天子还会独留毕自严详谈。

然而透过天子所讲出的这些,韩爌、温体仁、周延儒他们的心中,也都生出一些隐忧和担心。

倒不是牵扯到了朝廷国库,实则是他们背后代表的那些群体,如果说这些新制钱真流通起来,那以后就不涉及熔炼、兑换等事宜,标值‘壹元’的银元,就代表着一两足色银,那所要颠覆掉的很多旧制岂不很多?

第二百七十三章 此非易事,将得罪很多人

事实上韩爌、温体仁他们,所担心的事情是正确的,涉及到币制改革的部分真相和事实,崇祯皇帝就是不想叫他们知晓。

根源很简单,在大明制钱的背后,所牵扯到的利益和群体很多,这是崇祯皇帝着手清扫弊政,积极打压的核心所在。

“两位卿家可知,朕为何要定下新制钱吗?”崇祯皇帝神情严肃,看向被他留下的毕自严和管绍宁,正色道。

二人听闻此言,相视一眼,本就有不少想法的他们,就知晓他们的猜想是真的。

“为火耗归公一事,能更圆满的落实下来。”

毕自严想了想,率先开口道:“虽说在朝廷层面,陛下想推动火耗归公落实,不过所牵扯到的群体太多。

尤其是地方官吏和士绅等群体,这无疑是夺取他们的既得利益,哪怕朝廷准备增加各级官俸。

但是增加的官俸,没有‘火耗’所捞取的银子多。

有了朝廷铸造的新制钱,如果能在民间流通起来,那地方百姓就能凭所持银元,足额缴纳赋税,而不给地方官员任何借口。”

“毕卿所言,的确是一部分原因。”

崇祯皇帝点头道:“火耗一事,长久就有,不止大明一朝有,所以火耗杜绝,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杜绝的。

这是贪欲使然。

至少大明的吏治,在没有被朕彻底整顿全,不推动新制钱流通,就无法叫火耗归公起到实际作用。

新制钱的明确和流通,就代表一种积极的态度,或许新制钱想完全替换掉银两、历朝通宝制钱,需要五年、十年的光景。

但至少在推动流通的过程中,能叫越来越多的大明百姓,真正解除掉部分压在身上的担子,这才是真正的惠民之策。”

“陛下英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