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1019章(1 / 2)

旅明 素罗汉 3027 字 28天前

今天来棉纺厂门前“观景”,是吴法正在港区的最后一件事了。因为时间不等人,现在已然到了秋季……吴法正这一趟离家远游已经用两年多时间,按照约定,最迟今年底他就要返回山西老家。

……

站在人群中,迎着来来往往好奇的目光,感受了一番大工厂下班的人潮汹涌后,吴法正无奈摸了摸脸,对始终跟在身后的老仆说道:“正午了,找地方用点饭食吧。”

老仆自无二话。于是两人就近在路旁找了家小饭馆,点了菜点了米饭点了茶水,坐在门前的凉棚下开吃。

临了,茶足饭饱之余,吴秀才还放下身段,和同桌的男女青工攀谈了一番。

年轻的青工对于年轻秀才老爷还是有三分敬重的,所以双方很谈得来。不过青工们介绍的情况,大抵和吴法正这些日子得来的其他信息没什么大区别……话说现如今的初级工业区,工厂除了工种不同,本来也没什么大区别。

意识到这一点的吴法正,随即失去了谈话兴趣。请人喝了壶茶,秀才老爷便起身打道回府了。

回到港区宾馆,主仆二人开始打包收拾行礼……班船就在明天出发,船票早已买好。

吴法正这一次回乡,可不会再沿着大运河北上了。如今走南闯北的明人都知道,海运比河运速度快了不少。

在这之前,其实明朝也一直有沙船海运系统,出发地就在上海,终点站是天津。只不过这个年代的海运条件差,航海技术落后,导致海运风险巨大,所以没有成为主流。

而这几年,自从穿越者建设起高速廉价的沿海物流交通线后,明人土著对大海的畏惧感就慢慢减少了。如今凡是要走大宗贸易的南北货主,很多都会购买上海港航运总公司的货船仓位,再顺手购买一份货值保险。

即便这样买下来,比起运河上那一层层的关卡和慢如牛的航速,航运公司的服务依旧是廉价的。

吴法正这次同样选择了海运。哪怕他从来没有坐过海船,哪怕身为内陆人,他天生就对大海有所恐惧。

翌日,旧世界的国庆日,新世界的……班船起航日。

青袍方巾,挺立码头的吴秀才,此刻背着手,神情复杂地环视着港区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来之前,他打死也想不到,天下尽然还有上海港这种遍地充斥着“铁牛流马”,乃至不可思议的“机关”之地。

“朝廷是如何准许尔辈就此生根发芽的?”

这个问题吴法正不得而知。

但有一件事他知道:上海港各工坊的大致产能,以及每岁从南方运到上海港的粮食数量。

这些并不是保密数字,有心商人随便收集一点当地报纸就能找到各种数据。

吴法正统计完这个数字的那天,他就确定了一件事:大明真要亡了。

“大厦将倾,吾辈如何独善其身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