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164章(1 / 2)

徐州刺史听闻后,当即往京畿大营拜会高澄,亲眼所见高澄神色萎靡,咳嗽时又不经意让他看见了捂嘴的白布上腥红点点。

想起同样在晋阳呕血不止,甚至拖着病体往洛阳向天子请罪的渤海王高欢。

徐州刺史不由感慨道:

“高王父子,两代忠良,天子之幸,大魏之福呀!”

高澄也从徐州刺史口中得知高欢如今正在洛阳养病。

听闻父亲抱恙,他执意带病上路,要回洛阳探望父亲。

徐州官吏无不为高欢、高澄的父子情深而动容。

京畿军从徐州,直奔洛阳,一路急行军,士卒们并没有叫苦叫累。

大都督对众人的爱护,大家都记在心里,如今抱病在身的高澄心忧父亲,匆忙回师,他们也愿意忍受奔波之苦。

坐在驴车上的高澄确实心急如焚,以高欢的品行,应该不会出事。

但人的名,树的影,就高欢那臭名声,洛阳城里指不定会有什么闲言碎语,高澄哪能不急。

这人怎么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,自己什么名声,自己不知道?

你高欢住进洛阳渤海王府,那像话吗?

直到途中得知娄昭君也随高欢南下,照料病情,高澄才放下心来,放慢了行军速度,将士们也能够喘口气。

太昌三年(534年)正月初七,高澄抵达洛阳,回到渤海王府,他径直走向高欢的院子,去探望养病的父亲。

一路畅通无阻,院子外的侍卫婢女不敢阻拦。

院子里空无一人,走到门口,却听见屋里传来高欢与娄昭君的嬉笑声。

高澄挠挠脑袋,难怪婢女奴仆都被赶走了。

担心被人闯进来,好儿子高澄没有选择离开。

‘呸!真不知羞,老夫老妻了还白日宣淫。’

耳朵都快贴在门上的高澄腹诽道。

当屋内的声响渐渐平息,高澄这才清咳一声。

“是何人在外?”

娄昭君问道。

“母妃,是孩儿回来了。”

高澄回答道。

屋里一阵慌忙动静,窸窣声响。

片刻后,娄昭君说道:

“是阿惠啊,快进来吧。”

高澄推门而入,屋里的娄昭君正襟危坐,两颊却带着一抹潮红,而高欢则半卧在榻上,脑袋上缠着布条,精神头略有萎靡,但不是因病所致。

“孩儿拜见父王、母妃。”

向父母行礼,娄昭君好一番念叨后,才住了嘴,让两父子叙话。

“若无阿惠,徐州难平呀!”

高欢满意地审视着高澄,夸赞道。